style> #wennei .showanswer{font-size: 14px;margin-bottom: 10px} .g9{font-size: 14px;}
隐藏菜单
id_7广告位-99%*49
搜索
伊人已逝散文随笔(伊人已逝岁月已痴什么意思)
人阅读
id_1广告位-95%*60

伊人已逝散文随笔


翻看着相册,占据最大比例的是《红楼梦》中黛玉的。
小学时开始翻阅,许多字不认识,也看不懂。但听人说很好,将它做了课外读物。现在回想却已不记得初读时的感受,只是知道自己翻看了一点。那本书应该是姐姐买的,是书的封面缺了一角。
初中自己买了一本,虽然字都清楚,却是盗版的,花了十几块,字体很小。看了几次就掉页了,本打算用线缝起来,书太厚了,只能用胶水一页一页的粘上去。这时还是粗略的看,人物关系依旧不太清楚,只是觉的里面的人很多,是富庶的官宦世家的故事,里面以年轻一代的人为故事发展主要情节。
喜欢那个“态生两靥之愁,娇袭一身之病,泪光点点,娇喘微微。”的弱身,倾心那个“心较比干多一窍,病如西子胜三分”的聪慧之人。纵使当时还是懵懂,却就那样陷进先生笔下的飘渺影。
真正知道较多,在高中。开始涉及他人的评论解读,开始知道红楼的“富有”。开始更深入的了解《红楼梦》之所以地位斐然的许多原因。慢慢去理解,明白人物联系,涉及的历史及所谓的批判。我不是什么评论家,我只知我喜爱黛玉,什么都没那么复杂。只是眼里心里惟有伊人。不管是受了他人影响,还是大多数都有同情弱者的偏向情感,我的心不能对黛玉的爱中自拔。哪怕千万人只喜钗弃黛,我也独守黛远钗。对黛玉的喜爱让我不能辨别是与非(且不说什么是是,什么又是非),也不想去弄清楚。
也是此时暑假开始看了电视剧版。看到了婴儿肥的宝玉,泪眼莹莹的黛玉,雍容的老祖宗,辛辣的凤姐···
同样的,喜欢了那个仿佛就是黛玉的人。很长一段时间,我总是叫错她名字,总和人谈论时就喊林晓旭,似乎她就是那个吟唱“试看春残花渐落,便是红颜老死时。一朝春尽红颜老,花落人亡两不知”的女子。那个总是哀愁的女子不再是平面的,已复活了,是血肉之躯了。
这种幸福难以言喻,就好像是高在树梢的一朵花,开得艳丽,却难以触及。你一直在树下,很久。也许好运降临,从高处垂下木梯,直达那花的旁侧。
好运却不常在。
红颜未老,人已去。落叶归土,伊飞升。
黛玉悲凉的去了,晓旭无声的走了。此刻,她与她没有了距离,该喜还是悲?
只有在书里寻找你以前的踪迹,在画里感触你曾经的温度,在虚幻的世界去编织我们的国度。

黛玉悲凉的去了,晓旭无声的走了。此刻,她与她没有了距离,该喜还是悲? 只有在书里寻找你以前的踪迹,在画里感触你曾经的温度,在虚幻的世界去编织我们的国度。

  推荐阅读

  撩人的句子(桂花飘香最撩人的句子)

  读书的快乐小学作文500字_读书的快乐小学作文500字怎么写

  感恩的诗句摘抄_感恩的诗句摘抄大全
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  • id_5广告位-99%*100
发表评论
畅言评论-后台-模板-公共模板变量-评论模板中修改
  • id_2广告位-99%*100
  • id_3广告位-99%*100
  • id_3广告位-99%*100

最新文章

推荐阅读
你可能感兴趣

©Copyright ©2007-2016 www.zizaicun.com (123范文万)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: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-3   

合同范文
总结模板
通知体会
其他

©Copyright ©2007-2016 www.zizaicun.com (123范文万)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: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