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改写 三篇不同的文章
文章标题:
地理试题
子部分:
第Ⅰ卷(选择题)
1.本试题分第Ⅰ卷(选择题)和第Ⅱ卷(非选择题)两部分。第Ⅰ卷共4页,满分为50分;第Ⅱ卷共4页,满分为50分。本试题共8页,满分100分,考试时间为60分钟。
2.答卷前,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、准考证号、座号涂写在答题卡上,并同时将考点、姓名、准考证号、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。考试结束,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。
3.第Ⅰ卷为选择题,每小题选出答案后,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;如需改动,用橡皮擦干净后,再选涂其他答案。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。
4.第Ⅰ卷共25小题,每小题2分,共50分。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。
第Ⅱ卷(非选择题共50分)
- ③B
- ④D
子部分:
地理实验
1.关于实验过程,叙述正确的是:
A.摆放地球仪时,北极指向北方
B.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,演示地球自转
C.此时光线直射赤道,光能充足
D.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,同时存在光散失
答案:C D
子部分:
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
1.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特征是:
A.热带地区且有丰富的热带树种
B.降水多,土壤肥沃
C.多风、多雨
D.气候较为独立
2.中纬度内陆地区的典型特征是:
A.地势平坦,地形类型单一
B.区域环境较为干燥
C.存在海陆兼备的自然条件
D.靠近 lat 40°—60° 附近
子部分:
地球科学与技术
1.地球的自转导致的昼夜变化称为:
A.季节运动
B.四季更替
C.日离夜clover
D.气候
2.表示我国地理特征正确的选项是:
A.我国位于亚洲东部、大西洋西岸
B.我国位于北半球、东半球
C.我国处于非洲的北部
D.我国位于北半球、南半球
子部分:
自然地理特征与经济区划
1.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:
A.多样的民族风情
B.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
C.多样化的生态系统
D.优越的生态环境
2.河流多注入印度洋,使该区域成为“鱼米之乡”,正确的描述是:
A.地理位置跨度大
B.水资源丰富
C.地理位置分布广
D.经济发展迅速
子部分:
地理特征与人类活动
1.下列地区与地理特征对应的正确描述的是:
A.香港——多样的民族风情——亚洲天然植物园
B.台湾——赤道穿过——出口导向型经济
C.云南——纬线分布广——是“金三角”
D.广州——地理位置平坦——外向型经济
2.下列描述正确的是:
A.巴西高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中
B.黄土高原的主要原因是岩层 deposit
C.印度洋地区适合海上航行和养鱼
D.中纬度沿海地区是鱼肉资源丰富的
子部分:
自然地理特征与经济发展
1.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:
A.以平原为主的经济区划包括中国东部沿海
B.季风气候显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
C.河流多注入印度洋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势
D.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属于发展中国家
2.关于“黄金水道”的描述正确的有:
A.位于长江上游,被称为“黄金水道”
B.区域人口密度较高
C.沿岸有丰富的资源和旅游资源
D.附近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热点
子部分:
地理特征与人类活动
1.下列关于区域特征描述正确的有:
A.西藏——地处南温带,气候多变
B.台湾——靠近热带雨林气候
C.非洲——地理位置广且发展水平高
D.亚洲—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
2.关于“区域特征”正确的是:
A.中国——地理位置复杂,但经济发展迅速
B.巴西——地理分布广,适合多种工业
C.印度尼西亚——地形平坦,是东南亚的主要国家
D.俄罗斯——靠近 lat 55°—60° 附近
子部分:
地理特征与经济区划
1.正确描述地球区域经济区划的是:
A.欧洲西部地区——经济发达
B.非洲南部地区——发展中国家
C.东南亚地区——以制造业为主
D.拉丁美洲地区——是世界黄金经济区
2.关于“外向型经济”的正确描述的是:
A.美国以外的国家
B.北半球,南半球
C.发展迅速
D.发展水平较高
子部分:
地理特征与政治活动
1.正确的区域政治活动描述的是:
A.中国——地理位置广、经济强
B.俄罗斯——靠近 lat 55°—60° 附近,发展迅速
C.印度尼西亚——地处亚热带季风地区
D.东南亚——发展水平较高
2.关于“科技力量”的正确描述的是:
A.非洲南部地区的高科技
B.北半球的发达国家
C.拉丁美洲地区
D.中东地区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